当然还是“自得其乐”了。
不信,你们看。
有一个叫做寇荣的官员为政清明,深得人心。宦官就不高兴了:知不知道要顺应环境?举世皆醉你独醒?
偏偏他堂兄的儿子娶了益阳公主,他的堂孙女又被汉恒帝看上了。这样一来,宦官们那是急红了眼,都盯着这块肥肉。皇帝的侍卫们就开始和皇帝说:我和你说这寇荣事情大着呢。
有多大?这些宦官知道个啥?就只会说说罢了。
问题是汉恒帝不是个明君诶,他信了。然后寇荣莫名其妙被判了罪,稀里糊涂没了官。你说寇荣这哪能忍啊,就去朝廷找汉恒帝,想讨回个公道。
寇荣的意思:忠臣杀身以解君怒,孝子殒命以宁亲怨。这个事情我宁可死,也要讨回个公道。
那么我们的汉恒帝是怎么样的反应?
既然你想死,我也拦不住。
汉恒帝竟然真的把寇荣杀了。
寇荣:这汉恒帝怎么不按剧本走?
还是那句话,你皇帝不管正事,手下总有两个管正事的官员。东汉末年的历史其实是外戚,宦官,士大夫三个集团不断交手的历史。
杨震儿子杨秉就管了。
事情是这样的。
中常侍侯览的弟弟侯参是益州刺史,据史书记载,是残暴贪婪,累臧亿计。简单来说,就是贪赃枉法。
杨秉呵呵一笑,弹劾了侯参,把他往囚车里面一扔,然后上报。
侯参自己知道罪孽深重,自杀了。京兆尹见了,立刻调查侯参的存货。
果然,三百多辆车子里面全是侯参的金银财宝。你这罪名是铁板钉钉。
那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。侯览和另一个中常侍具瑗也被举报了,杨秉要求把他们赶回家去。
尚书大人胆小怕事了,喊来杨秉的小吏:“你们老大干啥?这不是他管的事情。”其实就是传话杨秉,不要多管闲事,免得引火烧身。
杨秉怎么说的呢?
《春秋传》曰:‘除君之恶,唯力是视。汉世故事,三公之职,无所不统。
什么意思?就是对付恶人,无论是谁,都有资格举报,不然就会出现上下蒙蔽,奸臣当道的可怕后果。汉朝的传统,就是三公无不可问!
尚书和汉恒帝都没辙了,只好拿侯览开刀,免了他的官职,然后削减了具瑗的封地。
可以说是非常成功。
其他大臣此时觉得有希望了,他们也想举报宦官了。
杨秉:你认为你们是我?
有一个叫做羊元群的从北海回来,收了不少的贿赂,河南尹李膺检举揭发他。但是李膺万万没有想到,这个羊元群竟然和宦官勾搭起来了。
宦官收到了羊元群的贿赂之后,就为他说情。而李膺这个举报者,反而被判了罪。
冯绲:李膺别慌,我来陪你。
李膺:你干了啥?
冯:我也就?把那个单超弟弟审问一下,然后他挂了。然后一堆宦官围攻我。
大司农刘祐:我也就没收了两个大宦官强夺的民宅。
汉恒帝:你们三个关系挺好,还基本上同时是吧?全部充军!
汉恒帝:知道啥叫昏君吗?俺就是。
雪上加霜,这时候,伟大的杨秉死了,死前留下这么一句话:我有三不惑:酒、色、财也。
可以说是狠狠打了那些宦官的脸。同是汉朝儒术教育,为何只有杨秉如此优秀?
不过杨秉还是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在的。
他的得意门生名叫刘瑜。刘瑜没有辜负杨秉的举荐,杨秉一死就来了京师提醒汉恒帝不要太过相信宦官,要广开言路,鼓励大家进谏。汉恒帝可能吧还顾及一下杨秉刚死,还表面上赞同。
不久之后,汉恒帝再次使用陈蕃。陈蕃呢,自己不打算接这个官职,想把他给李膺等人,以提升本派实力,然后又提出重用窦氏。窦氏可能汉恒帝还能用,但是汉恒帝并不同意任用李膺。陈蕃却像着了魔似的,非要提出重用李膺。
那么汉恒帝最后会怎么办呢?是给陈蕃一个面子还是坚持拒绝。
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